记者:朱局长,根据《市委十五届二次全会报告任务分解表》,涉及到科技局的有12项,其中牵头的有5项,相当于要做5张试卷。你认为最难的是哪一张?
朱华权:近年来,我市科技工作在“八八战略”指引下,坚持人才强市、创新强市首位战略,认真落实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各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为“十四五”开局打下了良好基础。面对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高标准建设科技创新平台,推动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仍然是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也是今后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
记者:面对这5张试卷,科技局下一步将采取哪些工作举措去获得高分报表?
朱华权:今年是我市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县域样板的关键之年,科技局要聚焦主责主业,突出工作重点,着力做好四篇文章:一是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高标准打造剡溪创新带,构建“一核引领、两翼驱动、多点提升”的协同创新空间布局,加快形成以艇湖未来科创城、巴贝省级重点实验室为主的“一城一室”创新策源格局。持续抓好科创中心、驻杭飞地、北航(嵊州)科创园、浙工大研究院等创新平台以及真丝领带、厨具电器等省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二是壮大科技创新主体。深入实施新一轮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计划,完善企业研发投入倒逼激励机制,推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支持龙头企业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联合体,带动中小企业融通创新。三是引育多元化创新人才。深化实施“剡溪英才计划”,加快建立“领军人才+创新团队+项目”的集成人才使用机制。做好“火炬计划”“海外优青”人选申报工作,着力引育一批国家、省级引才计划人才和省海外工程师,并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四是优化创业创新生态。完善全流程闭环科创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创新政策、资源、要素向重点产业和企业集聚,实现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有效融合。进一步唱响“巴贝故事”,选树科技创新典型和样板,着力构建重才爱才、激励创新的良好生态,努力让创新成为现代化嵊州的“最硬核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