剡山小学六(1)班 周书易
“野菜果腹,单衣御寒,冷饥罹难,无私泰然。如此军队,如此党员,赢得日月,换了新天!”每当读到这句碑文时,我总会情不自禁地想起《丰碑》这篇感人的红色经典之作。
漫漫征路,巍巍雪山。长征路上,战士们用惊人的毅力支撑着自己,但危险仍然四处弥漫,凶残的敌人、恶劣的天气、匮乏的物资……尤其是在过大雪山的时候,倒下去可能就再也起不来了。红军艰难挺进的过程中,军需处长本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为自己穿上一件厚实又保暖的棉衣,但考虑到棉衣数量有限,他把本属于自己的棉衣让给了其他同志,自己却冻死在风雪之中,变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在饥寒交迫、缺衣少食的风雪途中,军需处长是如此的无怨无悔,他的精神就如同共和国的丰碑一样高大、伟岸。
我们设想一下:如果在漫漫征途中,没有像军需处长那样舍己为人的英雄们,我们的红军战士大概早被饥饿、严寒的魔鬼吞噬了。在党的历史上,像军需处长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很多,如《金色的鱼钩》里无私奉献的老班长,《红岩》里宁死不屈的江姐,《灯光》里向往光明的郝副营长;再如董存瑞,为祖国的明天舍身炸碉堡;黄继光,用胸膛堵住敌人正在扫射的枪口……在新中国走向幸福的康庄大道上,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铸就了一座座被后人敬仰、缅怀的不朽丰碑。
虽然我们无法在那个时代为他们的英勇牺牲说上一句沉重的谢谢,也无法当面为他们敬上一个崇高的队礼,但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在这建党100周年之际,我们当牢记革命岁月之艰难、幸福生活之不易,当下唯有好好学习,他日成人成才,报效祖国,这才是向丰碑最好的献礼。
(指导老师 王冬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