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A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儿时观年画 晚年悟缘由

□钱曾舜

  我小时,每年春节前夕,平时很少上街购物的父亲总要去街上买几张年画,贴在小屋中间两边的破板壁上,且其中一幅画面必定是我十分喜爱的胖娃娃抱大鱼。小孩子爱画中的胖娃娃,也许是童稚爱雏幼,惺惺相惜;为何爱画中的鱼儿,也许是和许多小孩子喜欢小猫小狗一样,是天性使然。至于父亲为什么年年贴有鱼的年画,我这个天真幼稚的农家孩子是从来未加思考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入学读书以后,经过社会实践,对年画的有关知识逐渐有所增加。尔后,还慢慢明白了父亲年年贴有鱼年画的用意。中国老百姓喜爱贴年画,是为了热热闹闹、高高兴兴地过个新春佳节,并祈求在新的一年里,一家人能过上顺顺利利、红红火火的好日子。

  鱼,和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它,不仅是人们喜爱的一种鲜美食物,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华夏大地上的人们,在意识领域中形成了一种美好的文化象征。

  考古的出土文物证明,早在新石器时代,我国的陶器上就出现了双鱼纹;以后历代的生活用品中,有过鱼形的瓶、鱼形的壶;古代的建筑物上常用的八宝图饰,其中一宝就是双鱼;古人寄信时,常将书信叠成双鲤形,唐代诗人李商隐《寄令狐郎中》咏有“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隋唐两代,朝廷还颁发过木雕或铜铸的“鱼符”其写在符上的信息,故又称“鱼书”;科举时代人们把考上进士称为“鲤鱼跳龙门”,寓意飞黄腾达、功成名就;历代还有以鱼为主题开展活动的,如元宵晚举鱼灯、跳鱼舞;佛教盛行时,南朝梁元帝萧绎曾写有《对灯赋》“本知龙灯应无偶,复讶鱼灯有旧名”,僧侣们还把诵经念佛时常用的敲打乐器叫“木鱼”或“鱼鼓”;在民间,有的少数民族吃鱼形成了习俗,如东北朝鲜族同胞吃“明太鱼”;在近代,杭州“楼外楼”的西湖醋鱼名闻世界,山东曲阜孔庙的“鸳鸯鱼”还成为婚宴的主菜,用来象征夫妇恩爱、永不分离;苏州的苏绣“鱼戏莲”,常被姑娘作为送给情郎的信物;晚清和民国时期,上海和江浙一带,人们直接把大小金条叫“大黄鱼”“小黄鱼”。总之,千百年来,神州大地上的各族人民,把鱼视为吉祥物的习俗,多得数不胜数。时至今日,我们嵊州也还有不少村庄,春节头三天的宴席,是只供鱼肴不吃鱼肉的;新婚洞房窗户上贴双鱼戏水图,表示夫妻和好、生活美满、子孙兴旺的。

  “鱼”和“余”谐音,“余”当然是指衣食有余、生活富裕, 所以,父亲和许多人家年年贴有鱼的年画,其寓意即“年年有余”,按现代人的话说,就是“脱贫致富”。其实,像父亲一样强烈渴望来年致富的人,何止千万!

  旧时,人们世世代代年年贴年画,新年盼富年年穷。如今,改革开放的金光大道照耀着全国人民乘胜前进,中华儿女千百年的致富夙愿——家家致富年年有余的美好梦想,终于成为现实。

  文尾,笔者杜撰了两句俚语充春联,以表对今年春节的祝贺:“家家户户衣食年年有余;男男女女生活人人无忧”。横额为“神州大同”。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2024年1月17日 在嵊州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朱刚
~~~□钱曾舜
~~~
~~~□周宏兴
   第A01版:时政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报告.文化
   第A04版:春节团拜
嵊州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摘要)
嵊州地名杂识
儿时观年画 晚年悟缘由
四明山脚出土的海藻化石
游西白山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