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A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百年小笼包“触网”记

  “互联网平台的传播,让百年小笼包的香味飘得更远更香。”绍兴嵊州越鲜食品公司董事长史明说。

  越鲜食品,是嵊州第一家将传统面点搬进直播间的企业,通过电商直播的方式,售卖自产商品。三年多来,已有100多万粉丝在直播间购买该企业生产的小笼包,且回购率达75%。

  近日,记者来到越鲜食品有限公司。在企业直播间里,主播灵灵正对着镜头滔滔不绝介绍产品,直播间气氛热烈、互动频频,网络端下单不断……

  紧接着,记者在企业的生产车间直播间看到,100多位面点师傅面戴口罩,头顶纯白食品卫生帽,搓条、摘剂、擀皮,各司其职;主播则在一旁架着相机,真实记录着每一个手工小笼包从和面到成型的过程。

  “只有好的货品才能有好的销量,平台经济的本质是信任经济。”史明说,通过直播方式让消费者能清晰看到小笼包的制作过程,购买起来更加放心。

  “前段时间我们刚刚邀请了董宇辉帮忙直播带货。”越鲜食品总经理张钢告诉记者,虽然嵊州小笼包已有百年历史,但国人真正熟知还是近几年通过网络平台的宣传,目前企业品牌“御小笼”在华东、华南等地区有了一定的知名度,接下来还将在北京等城市开设旗舰店,让更多人了解嵊州的特色美食文化。

  越鲜的实践,是嵊州以平台经济为杠杆撬动小笼包产业转型升级的缩影。

  如今,当地已培育“越鲜食品”等直播间30个,通过直播销售嵊州小吃达1.5亿余元,并打造了专属于小笼包的“电子身份证”——“小笼码”,消费者通过手机扫码,就能获取小笼包从原材料采购、检验、生产、仓储、销售、运输等全流程信息,目前消费者已累计扫码12余万次。

  除此,企业走出国门也更加便捷。嵊州针对食品出口手续多、要求高等问题,建立了出口企业“一站式”服务中心,配套提供冷链食品“并联审批”、跨境电商“汇总申报”等专项服务,出口速度总体提升约40%。

  从街头巷尾的早点摊到直播间里的“爆款单品”,拥有百年历史的嵊州小笼包正经历一场“数字蝶变”。当百年老手艺遇上网络新平台,街头小吃“华丽转身”,成了富民大产业。到2024年底,全国嵊州小笼包门店已突破3万家,产业总产值突破140亿元,同比增长40%,“一只小包子”已带动3万家庭、10万人口实现就业增收。

  (原载潮新闻  记者 李心怡)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A01版:时政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课堂作文
   第A04版:生活新知
温馨提醒
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研究部署学习教育问题查摆和集中整治工作
深学细悟强作风 笃行实干促发展 为加快绘就富乐嵊州美好蓝图提供坚强保障
嵊州小笼包全部亮“身份”
百年小笼包“触网”记
“共富警务”再升级 嵊州公安把企业“呼声”变为助企“哨声”
高温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