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A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老年人应注意颈椎健康

  ■通讯员   王秀英

  “这次手术,不仅让我爱人能重新站起来,也改变了我们一家人的命运。非常感谢竺书记、也非常感谢骨二科的全体医护人员们。”近日,在市中医院骨二科,甘霖的华师傅在妻子即将出院之际,满怀感激地说道。

  华师傅的爱人张女士今年52岁,刚过退休年龄2年,本该到了可以享清福的年龄了。但约半个月前,她在半夜醒来时,突然发现自己左侧的手、脚有些麻,行动不是很利落,特别是走起路来就像“踩棉花”一样。当时她也没在意,想着可能只是累了。不曾料,到天亮的时候,张女士的左手、左脚竟动弹不得了,这可吓坏了家人,赶紧把她送到了市中医院诊治。

  一侧肢体瘫痪,是中风发作时最常见的“伎俩”;加上张女士有近20年的高血压病史,是中风的高发人群。但在诊疗过程中,医生们通过认真细致的检查,发现张女士的偏瘫不简单;特别是右侧肢体也存在轻微的麻木感,更加大了医生们的怀疑。为明确诊断,张女士除做头颅核磁共振扫描外,还增做了一项颈椎核磁共振检查,进而被确诊为脊髓型颈椎病。

  众所周知,脊髓作为我们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一部分,作为人体感觉以及运动神经的传导通路,它就像一个桥梁承载着躯干、四肢跟大脑的连接。当发生脊髓型颈椎病后,就相当于桥梁阻断或者损坏,轻则四肢麻木无力、活动不便,重则四肢瘫痪、大小便功能障碍。

  此时,张女士已经出现了左侧肢体瘫痪、大小便也受到了影响,情况非常紧急。很快,张女士住进了市中医院骨二科。骨二科为创伤及脊柱外科,对颈椎病治疗也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经脊柱外科团队联合会诊,决定为她尽快施行颈椎前路颈5/6、颈6/7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张女士在入住骨科后第二日,在骨二科、麻醉等多团队的密切合作下,便顺利进行了手术。

  由于颈椎部位特殊,结构复杂,且紧邻延髓、气管、神经等重要器官,所以颈椎手术不仅难度大,风险也极高,而主刀为市中医院骨科学科带头人——党委书记竺湘江,他不仅精通各类骨科手术,对颈椎手术同样有着丰富的临床手术经验。通过手术,张女士的颈椎突出椎间盘压迫症状,被顺利解除。

  “手术效果是立竿见影啊!”麻醉清醒后,张女士本能地活动了一下左侧肢体,惊喜地发现居然能动了,术后第3天,就能在搀扶下顺利行走。在接下来的日子,按照张女士和家人的说法,以每日可见的速度在康复。如今,她四肢已经恢复正常,并活动自如。

  据张女士的经管医生孙国方介绍,由于所处的工作环境及从事的工作种类等原因,在日常生活中患有颈椎病的人群比较多。在病史分析中,张女士长期从事餐饮工作,每天做小笼包都要长时间低头,就为颈椎病埋下了祸根。而且大部分人会和张女士一样,认为颈椎病就是脖子有点酸,严重点就是手有点麻,纠正一下姿势、多活动一下筋骨就没事。其实不然,颈椎病中也不乏“狠角色”,比如张女士的脊髓型颈椎病,就是一种非常凶险的疾病。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很多颈椎病较重的患者往往因为顾虑手术风险而错过手术最佳时期。事实上,药物、物理治疗等保守疗法只适用于轻症患者,对于中重度的患者来说,还是建议手术治疗。目前,在市中医院,颈椎手术已经是一种成熟的治疗,多团队的密切合作更保证了手术的精确性、安全性和有效性。而且不仅术中出血量很少,患者恢复起来也很快。所以,患者切莫讳疾忌医,更不用担心手术风险,错失良机。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A01版:时政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剡溪晚霞
   第A04版:生活新知
色彩寓秀异 笔墨蕴大气
中老年人应注意颈椎健康
“人社杯”爱嵊州老年人书法绘画摄影主题大赛作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