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融媒记者 费学军
通讯员 蒋婷婷
本报讯 勤与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市爱德小学通过开展浸润式节俭教育模式,以一系列的自创动作,让光盘引领校园“新食尚”。
每天到了中午时分,随着下课铃声响起,爱德小学的2000多名学生分批来到食堂。学校根据每位学生的用餐量,在各个取饭取菜窗口,推出了分量套餐模式,把饭菜分低、中、高三个年级段,按照数量渐次增加的原则,分为AB、CD、EF六个套餐,供学生选用,实现个性定制,按量取餐原则,鼓励师生按量取餐,一改先前平均供餐的老习惯。
爱德小学推出的这一分量套餐模式,只是学校在开展浸润式节俭教育中的其中个例。为了让每位学生真正体验到粮食的粒粒皆辛苦真正含义,该校还推出了“今天我当家”小义工活动,让节俭与实践体悟同步,在食堂里拖地、擦桌子、洗碗……从劳动中领悟为何要爱惜粮食,从而培养他们的自觉行动。
在此基础上,爱德小学还通过剩菜剩饭称量统计,让节俭与班级比拼挂钩,按班级设制剩菜剩饭投放桶,将剩菜剩饭投放桶拿到班级指定位置,由义工班学生负责称量登记,每周进行公示和评比。正是这一个个的新举措,学校的做法不仅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好评,该校还因此先后承办了省、市、县三级校园食品安全现场会,现在学校食堂又被评为全国营养健康食堂,营造校园节粮爱粮惜粮的氛围,培养健康文明的校园餐饮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