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A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嵊州市高级中学开展“小手拉大手·共建文明城”垃圾分类主题实践活动的总结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全国文明城市常态长效创建工作的总体部署,结合嵊州市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工作要求,全面推进文明美丽校园建设,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把创建活动辐射到学生家庭和社会活动场所,营造“城市是我家,创建靠大家”的社会氛围。根据嵊州市教体局文件通知要求,嵊州市高级中学在暑假期间为学生制定了一份“暑期文明实践”清单——“小手拉大手·共建文明城”垃圾分类主题实践活动,多措并举开展“垃圾分类、你我同行”主题实践活动,不断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从身边点滴做起,让学生小手拉起大手,创造家校共育的新气象。

  一、小手拉大手·分类我宣讲

  学生纷纷以“宣讲员”的身份,向身边的亲朋好友开展垃圾分类知识宣讲,设计垃圾分类倡议书、主题书画、海报等形式开展宣传,激发周边亲友知晓分类、配合分类、参与分类的主动性,形成“人知人晓,人言人行”的浓厚氛围。学生们还在人流量大的超市、森林公园、小区等地进行宣传,“公民是生活环境的切身体验者,也是环境治理最广大的参与者”诚如斯言!俗话说得好,依靠群众撼山易,脱离群众搬砖难。在我们进行宣讲后,大家听完后纷纷表示理解有关垃圾分类的条例,也说会努力将此做到实处。

  各宣传小组在多个地点对居民展开了垃圾分类的指导,告诉他们各种垃圾的分类方式,宣传垃圾分类的知识。使当地居民对垃圾分类有了基本的认识;减少了错分、乱分现象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嵊州环保工作的进程;实践体现了新发展理念,有利于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除了在身边进行宣讲,高一(10)班钱思妤同学还来到长乐镇中心小学宣讲,经过宣讲,少先队员们熟练掌握垃圾分类技巧,带动少先队员们向其家长科普垃圾分类小知识,强化了这些家长垃圾分类主人翁意识,有利于学生群体在垃圾分类中发挥模范作用。

  二、小手拉大手·分类我践行

  家庭是良好的教育课堂,学校发动学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强化垃圾分类主人翁意识,要学会垃圾分类,自觉在家庭中养成垃圾分类投放的良好习惯,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帮助并督促家人做好分类工作,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良好氛围。在本次活动之中,学生们对垃圾分类从陌生到熟稔,受益良多。如对“垃圾分类具体是什么?”“垃圾分类如何分?”“为什么要垃圾分类?”等都有了清晰的认知。

  三、小手拉大手·分类我监督

  “公民是生活环境的切身体验者,也是环境治理最广大的参与者”。学校鼓励学生开展“我是垃圾分类监督员”活动,各班垃圾分类监督员纷纷在身边展开垃圾分类投放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工作。在检查过程中,各位小监督员都非常认真,在垃圾投放点前,告知居民们正确的垃圾分类方式,引导居民们按垃圾分类的指南要求来分类投放垃圾。嵊州市高级中学鼓励学生带动家人以及身边的人一起做好垃圾分类工作,让垃圾分类深入人心,化为日常的习惯,让每一个人力争成为垃圾分类工作的思考者、倡导者、传播者和实践者,为共同建设绿色文明的家园贡献出一份力量!

  四、小手拉大手·分类巧变手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是实施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一个重要步骤,对于改善生活环境、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创建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发动学生利用假期开展“变废为宝”手工制作活动,用文字或照片的形式记录制作过程和制作成果,争做环保小卫士。同学们进行了“变废为宝”的手工制作活动,把喝完的矿泉水瓶,做成取杯器;把旧床单和牛奶箱,做成收纳盒,在这过程中,既感受到了动手实践的快乐,也使平时“误入”垃圾桶的旧物,获得新生,成为宝贵的资源。用劳动和分类,让家园更美丽。

  垃圾分类的实践活动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要持之以恒地坚持做下去,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将继续宣传推广,促使大家在生活中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认识到环境保护要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垃圾分类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共同为环保出一份力,这样我们的城市才会天更蓝、水更清、地更净,我们的家园将会更美丽!

  相信,嵊州市高级中学全体师生和家长将共同努力,提倡低碳环保,享受绿色生活,为守护文明城市、建设美丽家园作出更多的努力!

  (文/郭虹 周少锋  摄/陈炎)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A01版:时政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剡溪晚霞
   第A04版:生活新知
腰椎间盘突出, 一定要睡硬板床吗?
糖烤板栗
教你4招巧剥栗子皮
秋季气短乏力,小心房颤
眼镜布不能擦眼镜
香菇烧板栗
常搓鱼际防感冒
嵊州市高级中学开展“小手拉大手·共建文明城”垃圾分类主题实践活动的总结